必一运动电力全开局宁波市镇海区: 积极研究绿氢、绿醇、绿氨替代,探索打造绿色化工基地和绿色低碳港区

作者:镇海区发展和改革局 时间:2025-05-21 15:08:09 阅读量:1次
必一运动电动新时代

5月19日,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发布《对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3号建议的答复》。

镇海区将利用在氢能交通应用和化工应用上的潜在优势,借助镇海危化品港口码头和镇海港区,积极研究绿氢、绿醇、绿氨替代,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绿色船舶停靠基地、绿色能源贸易基地和重要消纳基地,探索打造绿色化工基地和绿色低碳港区。

以下为原文

对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3号建议的答复

汪洋代表:

您提出的《关于加快推进镇海氢能产业及招宝氢谷发展的建议》收悉,经我们研究,现答复如下:

为促进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,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,2023年初,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精准布局,将氢能产业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,两年来工作取得积极成效。

一、做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。我区已在全市率先编制完成《镇海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》、《镇海区加氢基础设施建设规划》。产业发展方面,按照“科技引领+示范驱动+政策引导+要素支撑+区域协同”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发展原则,大力培育和招引氢能企业,建立氢能产业生态,努力将镇海区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基地。空间布局上,计划以镇海石化区为核心,以高能级科创平台和石化物流应用为引擎,打造氢能产业生态链,建设氢能研发示范基地、氢能装备制造基地、绿色能源基地。基础设施上,计划按“氢能新材料评价和测试中心”、“加氢站”及“综合供能站”三个类别谋划布局,计划到2030年建设1个氢能新材料评价和测试中心、5座综合供能站和2座加氢站,形成2.3万kg/d的供氢能力。同时,依托镇海炼化、四明化工等气源点,根据石化区管廊带情况开展管网规划。

二、强化要素保障政策支持。在基础设施上,目前已建成镇海炼化加氢站(一期子站500kg/12h,二期母站4000kg/24h,三期子站2000kg/12h),全部实现对外运营,氢气定价按照35元/公斤(大客户30元/公斤),按照2024年补贴8元/公斤,大客户补贴后价格将低于25元/公斤,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。下步将加快“招宝氢谷”氢气管道建设,力争年内完工,为氢能企业检测、测试提供配套服务;推动港区加氢站项目(加氢能力3000公斤/日,一期1500公斤/日)前期工作,力争年内开工。在政策支持上,我区已出台区级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补贴办法,同时一直在向省、市争取,建议宁波市积极参与新一轮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,并加快推动氢能车辆替代,呼吁浙江省尽快出台氢能高速免费政策,助力氢能交通快速发展。

三、推动氢能产业集聚发展。在企业招引上,已有浙江鲲华、氢越科技、氢晨科技等9家氢能企业落户“招宝氢谷”氢能产业园,目前正在招引莱登低温科技(液氢测试中心暨氢能创新研究院)、润丰氢发动机等企业落户,实施科技创新“种子工程”,前瞻布局氢能未来产业新赛道,聚焦燃料电池、制储运装备核心材料等关键环节,打造氢能产业集聚地。力争到2027年,建设形成规模100亩的氢能产业园,氢能相关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突破20家,氢能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。在应用场景上,已投入113辆氢能车(32辆通勤车、81辆重卡)开展示范应用,投用5辆氢能公交、1辆氢能装载机;镇海炼化1MW氢储能发电已开展示范。下步将持续推动氢燃料电池车在物流运输、公交、环卫、重载、港口作业机械及港内运输车辆等领域示范应用。在工作协同上,镇海区政府、镇海炼化、上海申能集团、宁波开投集团先后达成战略合作,共同谋划以镇海氢能为起点,推动宁波乃至长三角氢能产业协同发展。鲲华科技、浙江中车、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单位也已达成合作,共同推动氢能项目研发攻关及商业应用。

下步,我区还将利用在氢能交通应用和化工应用上的潜在优势,借助镇海危化品港口码头和镇海港区,积极研究绿氢、绿醇、绿氨替代,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绿色船舶停靠基地、绿色能源贸易基地和重要消纳基地,探索打造绿色化工基地和绿色低碳港区。

关于加快推进镇海氢能产业及招宝氢谷发展的建议

招宝氢谷一期位于招宝智造谷,启动面积约16000平方,西邻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,东邻宁波舟山港镇海港区,具有得天独厚的氢源、场景优势。从2023年8月谋划招宝氢谷开始,到11月签约仪式,已落地鲲华能源、浙江鲲华、浙江氢越、中石瑞氢等9家企业,并同步落地一批工信部整车公告和燃料电池系统、电堆等强检公告,燃料电池系统、电堆产线同步建设并已投入生产。同时一路之隔的镇海炼化加氢站已经建成(一期子站500kg/12h,二期母站4000kg/24h),并已取得全省首张燃气经营许可证(加氢站)。目前镇海区已投入113辆氢能车(32辆通勤车、81辆重卡)开展示范应用。氢管廊建设已拟定初步方案、加氢站布局等规划已基本形成。

但是,招宝氢谷在发展进程中面临诸多挑战,氢能作为新兴的未来产业,尚处于爬坡过坎的阶段,亟需规划、政策、要素等多方面支持,推动产品应用、产能扩大、产业发展。为加快镇海氢能产业和“招宝氢谷”建设,现提出建议如下:

一、抓规划引领。一是明确氢能发展定位。建议在镇海区十五五规划中,明确氢能产业在镇海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,将其和集成电路、石墨烯等并驾齐驱,列为全区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。二是落地氢能产业规划。加快《镇海区氢能产业规划》落地,落实相关配套举措,推动氢能产业政策体系的健全和优化,推动氢能产业升级发展,助力氢能企业发展壮大。三是积极争取市级支持。目前宁波市氢能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,我区发展氢能既有资源禀赋、也有先行优势,建议加强和市有关部门对接,从顶层设计、产业布局、财力扶持等维度,争取市有关部门对镇海氢能、招宝氢谷的资源倾斜力度,提高我区氢能在宁波氢能发展的首位度。

二、抓要素保障。一是加快建设氢管廊。加快推进氢管廊建设及加氢站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,同步谋划设施安全、运营维护等后半篇文章,为企业检测、车辆、设施和研发机构用氢提供安全、可靠的氢源。二是提升氢价竞争力。加大和氢源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对接力度,发挥国企在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,争取氢气***口价格不超25元/公斤,增加氢能装备在运行中的竞争优势。

三、抓政策支撑。一是探索氢能高速免费政策。氢能高速通行费占氢能重卡全生命周期费用的30%。山东、广东等部分省市已实施氢能重卡高速通行免费,建议在镇海范围内探索推动此项政策,更好更快推进氢能车辆示范应用。二是拓宽氢能车辆应用场景。近期,汽车、特种装备等正在持续推进新能源替换燃油车辆。建议借此机会,支持氢能汽车逐步替代传统燃油的重卡、公交车、环卫车等,建议在换装新能源装备的过车中,在政策层面上,明确氢能占有一定比例和配额并抓好落实。

四、抓项目招引。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商计划,打好“资源+场景+政策+基金”的组合拳,通过积极招引氢能上下游产业链项目,招引研发、检测、制造等相关企业。协同市级有关机构和企业,重点引进具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补链、强链项目,明确战略投资、房租补贴和扶持政策,争取其总部迁移至镇海,提升产业竞争力。

必一运动关注农光互补、渔光一体等创新业态如何在地方探索中突围,为你挖掘绿色发展的“非主流”力量。

推荐新闻

版权所有 © 2025 必一·运动(B-Sports)官方网站 浙ICP备88888888号
验证码*